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惊险!男子误吞鱼刺差点要命,内镜超声双重“探雷”成功取出

2024-05-20 11:01:22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鱼刺卡喉在生活中很常见,人们往往忽视了它的危害。王先生在吃鱼时不小心吞下鱼刺,以为吃几口米饭就能解决,结果几天后感到咽喉和颈部疼痛不适,病情不断恶化甚至引发脓肿。

鱼刺卡喉在生活中很常见,人们往往忽视了它的危害。王先生在吃鱼时不小心吞下鱼刺,以为吃几口米饭就能解决,结果几天后感到咽喉和颈部疼痛不适,病情不断恶化甚至引发脓肿。随着时间过去,鱼刺越来越难以拔出。幸好,经过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超声科通力合作,在内镜和超声引导下精确开展手术,成功取出那根在王先生体内“潜伏”了半个月的鱼刺。

跟鱼刺“捉迷藏”,在当地医院多次就诊未果

近日,王先生吃鱼肉的时候,不小心吞下了一根鱼刺。自喻为“吃鱼老手”的王先生一开始不以为意,大口吞下几口米饭,继续吃鱼。然而几天后,他感到咽喉和颈部疼痛不已,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一周后,他前往当地医院进行检查,通过喉镜探查并未发现异物。于是,他选择口服止痛药缓解不适,并怀疑是前段时间吞下的鱼刺导致。三天后,他再次前往医院进行颈部CT检查,结果显示咽后壁出现了异常高密度影像,表明那根鱼刺已经深入他的喉咙,并在局部引发脓肿。

得知这个结果,王先生倍感焦虑。他听说省二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负责人、主任医师邓泽义在这方面有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于是前往省二医寻求帮助。

内镜和超声双重“探雷”,成功取出“深藏不露”的鱼刺

邓泽义主任医师经过详细检查,发现王先生的咽后壁局部有隆起,但是表层的黏膜已经愈合,难以确定鱼刺的具体位置。

为了避免患者症状进一步恶化,邓泽义主任医师决定为他实施咽后壁脓肿切开引流术。然而,邓泽义主任医师在手术过程中,未能直接找到那根“深藏不露”的鱼刺,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准确性,便决定在炎症消退后再进行一次手术。

考虑到鱼刺的位置特殊,且周围有重要的解剖结构,邓泽义医师决定采用一种更为精密的方法来定位鱼刺。

在第二次手术中,他联合超声科负责人、主任医师马力,利用腔内超声作为“探雷仪”,精确指导手术器械接近鱼刺的位置。在内镜和超声的双重引导下,手术团队终于成功地取出在王先生体内“潜伏”了半个月的鱼刺,长度大约1.5cm。

术后,王先生对邓泽义和马力主任医师团队表示由衷感谢。“以后在吃鱼的时候,我一定会更加小心,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他说。

小鱼刺有大隐患,这些知识你需要知道

1.预防为主:在食用多刺鱼类时,应保持警觉,采取适当的进食技巧,如细嚼慢咽,并在必要时使用筷子或镊子小心剔除鱼刺。增强个人卫生意识,确保手部清洁,避免在进食过程中因手部污染增加感染风险。

2.应急处理: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在鱼刺卡喉时的初步自救方法,包括轻微咳嗽等尝试性措施。认识到何时停止自我处理,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3.及时就医:在自我处理无效或症状加重的情况下,应迅速前往医疗机构,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呼吸道损伤或并发症。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包括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确保彻底解决问题。

邓泽义主任医师提醒:鱼刺若长时间滞留咽喉内,其潜在的健康危害不容忽视。因为咽后壁与颈部深部的疏松组织紧密相连,鱼刺一旦刺入并导致感染,极易沿疏松组织迅速扩散,进而形成颈部深部的巨大脓肿。这些脓肿不仅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疼痛和吞咽困难,更为严重的是,它们有可能压迫气管,引发窒息危机。此外,脓肿还可能侵蚀颈部重要的血管。颈部大血管承载着人体关键的血液循环,若被脓肿侵蚀破裂,将导致急性大出血,危及生命。因此,鱼刺卡喉,一定要给予重视,切勿尝试吞咽食物、喝醋等土方法,而是应该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CT检查影像:鱼刺的位置)

(邓泽义主任医师团队手术中)

邓泽义医师主任(右)和超声科主任医师马力(左)在腔内超声下寻找鱼刺

(腔内超声下的鱼刺)

(术后取出1.5cm鱼刺)

(患者给手术团队送上锦旗)

(编辑/杨美云 通讯员/黄怡辛、马含宇 图片/医院供图)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