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数字孪生医共体建设启动会在中山六院粤西医院举行

2024-05-23 11:30:27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28家医院接入,642名临床医生入驻,市民足不出户,在线上就能完成问诊、开单、续方、缴费、药品送到家……

28家医院接入,642名临床医生入驻,市民足不出户,在线上就能完成问诊、开单、续方、缴费、药品送到家……5月21日上午,“落地百千万工程,数字孪生医共体建设”启动会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信宜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粤西医院”)召开,正式启动数字孪生医共体-i信医项目,这是全面推动健康信宜建设的一场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改革,将开启信宜及周边人民群众就医新模式。

信宜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兼粤西医院党委书记周永飞表示,国家发改委在《“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中提出积极发展智慧医疗,鼓励医疗机构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i信医”的启用,搭建了互联互通的信息化平台,全面整合和共享医疗资源和信息,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建立完善的患者信息库、健康数据中心的管理,构建起全县域内全人群全周期的健康档案,全面提升基层的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信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江立颖首先肯定了两院合作成果,指出“i信医”的建设与启用,依托了中山大学、中山六院的资源与平台优势,可实现医共体内由县市级医院到基层医疗机构间数据的互联共享,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她希望粤西医院继续牵好头,全市各级医疗单位积极参与到“i信医”的建设和使用中来,更好地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满足群众“看好病、负担轻、服务好、就医近”的需求。

中山六院副院长、粤西医院院长姚麟围绕表示,“强县固基”,自紧密型医联体建立以来,中山六院按照“信宜所需,六院所能”原则,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以及医院文化与粤西医院融合,全方位推动两院一体化建设,推动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的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的医疗服务。推动粤西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国考”成绩从排名从926位跃升为446名,国家监测指标等级从B到B++。

作为信宜市医共体牵头医院,粤西医院已选派19名医疗技术骨干到19间分院(乡镇卫生院)挂职副院长,并对全市25名派驻挂职副院长开展常态化能力培训,嫁接两院一体化建设名师高徒工程优质资源,提升基层医院在慢病管理、肿瘤筛查及全科医学等方面的能力,推进“小病慢病不出村镇”。

为加快信宜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启动数字孪生医共体项目建设,逐步实现“小病在分院,大病进总院,疑难上中六”的有序就医分级诊疗新格局。以“i信医”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抓手,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嫁接患者从家庭医生到三甲医院专家教授的全息健康档案、全面提升基层医生岗位胜任力、打造医共体运营管理精细化可持续发展新体系,全面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i信医”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提供线上问诊、远程诊断、双向转诊和健康管理等服务,从诊前到诊后,为县域居民提供集预防、诊疗、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为一体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连续性、高效便捷的全方位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i信医”平台还为信宜市全县域医共体的医生提供了患者双向转诊的便捷通道,而且,粤西医院的医生未来可以通过“i信医”平台将患者转诊至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及时、专业和高效的医疗服务。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县域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加强了基层医院与大型医疗机构的合作与联动。

未来,“i信医”与“i六院”将进一步打通,实现更深层次的资源整合与协同。依托中山大学和中山六院的资源优势,结合信宜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i信医”平台将继续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全流程、全方位、无缝对接的医疗体验。这一创新平台的建设,将为粤西桂东地区人民带来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新的机遇,持续推动区域医疗水平提升。

(通讯员:简文杨 戴希安 张婷婷 图片:医院提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