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时间作证:六十载医疗技术人员净增9倍

2009-09-28 19:42:00
栏目关注:

    六十年砥砺漫漫,六十年艰难困苦,六十年与我们接触最为紧密的便是医疗卫生事业。人民生存质量、生存状态的改善,离不开医疗服务的不断发展进步。60年来,从医疗服务实体到医疗卫生政策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几何时,看病难还是无数人切肤之痛,60年过后,“缺医少药”已经成为恍若隔世的历史名词。

  86岁的曾婆婆解放前居住成都市柳荫街,即现在成都南门锦江边一带。她回忆当时看病的情形时说:“那个时候医院少得很,全城没得几个,家头有人生病了想看医生就要进城请太医,医生也主要是些私立开中医铺子的。啥子住院这些听都没听说过,打预防针更是闻所未闻。”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全国卫生行业从业人员总数迈过40.04万人大关,与1949年相比,净增9倍。

    见证六十载——老医生如此医技水平:

  现在的医疗设备很多都是高科技的尖端设备,都需要专业人员操控,你要是不学习,有的检测结果你都不会看。医疗设备的变化真可以用“难以想像”来形容啊。科学、安全、精准、高效,不同的疾病、不同分科诊疗设备都不同,种类太多了。比如说,我们都很熟悉的胃镜、B超、彩超、CT,还有化验用的一些先进仪器、重症监护设备、心脏监护设备、一些康复设备,很多我都说不准名字。如果你是一个内科大夫,很多外科的医疗设备估计你都有可能不知道。记得以前,诊疗工具只有“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治疗手段也很单一,“望闻问切”,吃药打针,输液都极少。在一些医疗条件不好的农村地区不是流行着这么一句么:“小病挺、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可想而知当时的诊疗水平多么差啊!再看看现在,发个烧、感个冒都竟有输液的!诊疗手段更是先进,透析、心脏搭桥、化疗、CT、伽马刀,很多技术现在看来都不可思议。

  记得以前,打针用的针头、针管都是重复使用的,用过之后放到饭盒里煮一煮就是消毒了。针头钝了有的时候还要磨呢!如果磨的不光滑,用的时候还可能给病人造成创伤,引起感染。后来用钝了就换,但是遇上打针人多的时候,可麻烦了。而现在都是一次性针管,卫生、安全,更不用准备饭盒煮针头了。

  一支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医疗队伍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至关重要,60年来让我感到最欣喜的还是医护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的良好传承。回想以前,医生少得可怜,特别是在一些乡镇不少医护人员都是“全能”大夫,看病开药,打针输液,甚至孕妇接生都是一个人包办。而现在呢,比如说县医院,医生、护士在加上行政管理人员大概有一千多人。而医护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水平比我们那时候也提高不少,就拿学历来说,现在大部分都是本科,还有一些研究生,但学历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受过非常正规系统的医学教育,并且在正式工作前,在不同的大医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习,这为今后的正式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我们那时候,可没有这么多机会。

(责任编辑:吴磊)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