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北京医院开展转化医学主题学术报告会

2011-07-27 14:28: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北京医院近日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刘德培院士、北京医院副院长王辰教授进行了“转化医学”专题学术报告交流。

  近日,北京医院研处、教育处和老研所共同组织,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刘德培院士、北京医院副院长王辰教授在院报告厅为全院三百余名各级专业人员和全体研究生进行了“转化医学”专题学术报告交流。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一门新兴学科,涵盖从基础科学到临床应用的方方面面,被形象的称为“从实验台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B2B)”的科学。其主要目的是将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联系起来,弥合它们之间的界限。中国已经跻身世界转化医学研究之列,代表着医学科学发展的前沿方向

  在本次“转化医学”学术交流中,王辰副院长首先以“理解并积极实践转化医学”为题从全球医学发展的历程切入,深刻剖析临床医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模式,阐述“医、教、研”“三位一体”以及“产、学、研”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指出科研素养和临床工作之间相辅相成的必然联系,最终将促进高干保健事业的蓬勃发展。王辰副院长谈到,转化医学的宗旨是将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转化医学的实验室和临床所搭建起的桥梁是双向且循环的:临床人员从疾病的诊治发现问题,形成科研假设(开始转化),进而制定研究策略(基础、临床转化)、按照既定策略实施转化工作(基础、临床转化)、获得体实验结果(基础研究)、获得体实验结果(基础研究)、找出有用数据(转化工作继续进行)、开展随机临床试验(临床研究)、进而与企业界和公众交流合作、最后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临床应用)。

  接下来,刘德培院士以“转化医学”为题目,进一步从基础研究工作者的视角,阐述了转化医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虽然从事科学研究和生物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医疗水平,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但是这一目标却很难轻易实现。但是目前全球的科研成果的转化水平还是很低的,并且转化速度也很慢。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就在于科研人员不知道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应用,或者转化工作的难度较大,至少还没有一套清晰、明确的转化流程可供借鉴。刘院士为大家介绍了生物医学研究转化工作的流程模型以及转化过程的不同环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种不同的技术和学科参与,大致可分为三个不同领域:即学术科研领域、政府管理领域和制药及生物技术公司领域。最后,以刘院士所在的团队近年来主要关注的基因“Sirt1”的表达调控及其与热量限制(CR)和衰老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为实例,刘院士阐述了从基础研究的视角管窥和实施转化医学的经验和体会。从低等模式生物,外延到高等生物细胞水平的体外试验,再到哺乳动物的体内试验,最后到相关结论在人体个体水平的初步应用,转化医学的策略都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勃勃和让我们充满希望。

  北京医院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立和完善北京医院的临床标本资源库将为转化医学的实施提供最关键的支持和基础。“转化医学”不仅仅是科学思想,更是部署战略,最终将为高干保健事业的需要和老年医学的学科发展推波助澜,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责任编辑:王辉)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