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抗战年代的仁济故事(六):上海最早的骨科病房

2015-08-31 15:01:20仁济医院
栏目关注:

  抗战期间,除了牛惠霖牛惠生兄弟的杰出贡献,还有一位医师值得我们铭记,他就是中国骨科创始人之一的叶衍庆教授。

  叶衍庆,男,1906年生于江苏苏州,一级教授,九三学社社员。1931年,叶衍庆从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来仁济工作。当住院医师四年后,于1935年赴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1937年获得骨科硕士学位,并被选为英国皇家骨科学会会员。叶衍庆后来说:“在利物浦的几年,我懂得了骨科的基本规则,我们要正规地使用这些规则,才能在治疗工作中,不犯或少犯错误。”良好的机遇为叶衍庆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1936年秋他以优异的成绩修完各门课程并获得骨科硕士学位。1937年英国骨科学会承认他英国皇家骨科学会会员的资格,叶衍庆成为《骨和关节外科杂志》(JBJS)(英国版)终身免费订户。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开始。随着战争的持续,伤兵越来越多,国内急需医学人才。报国之心极为迫切的叶衍庆毅然离开英国,返回祖国,任仁济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同年,因为战事不断升级,伤员增多,仁济开设了骨科病房,这是上海最早设立的骨科专业病房,叶衍庆任骨科主任。

  叶衍庆时刻关注着战争的进展情况。“八·一三”事变爆发不久,仁济医院就设立了伤兵医院,叶衍庆成为上海红十字会骨科中心小组成员之一(成员共五人),他们在有限的医疗卫生设备条件下夜以继日的抢救伤员。由于战火不断,骨科外伤病人越来越多,在当时仁济医院的手术统计中,截肢手术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各种手术。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给伤员造成永久性的肢残,叶衍庆将国外学到的股骨颈囊内骨折三刃钉内固定等新手术应用于临床,并在国内加以推广;经他治愈的伤员有千人之多,这也极大促进了我国骨科学的发展。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