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廖杰远解读“云+AI”:这是智能医疗时代的基础设施

2017-11-17 22:00:59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相较于纷繁复杂的商业模式,已拥有1.72亿实名注册用户及2000万月活的微医希望将微医云打造成智能医疗时代的公共基础设施。

  摘要:相较于纷繁复杂的商业模式,已拥有1.72亿实名注册用户及2000万月活的微医希望将微医云打造成智能医疗时代的公共基础设施。

  “如果AI是一颗参天大树,那么‘云’将是这颗大树脚下坚实的土壤,”11月15日,在杭州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医疗大会上,面对台下数十位院士及上百名医学专家,微医创始人兼CEO廖杰远表示,“希望微医云成为我们行业升级的公共基础设施。”

微医创始人兼CEO廖杰远

  在剖析当前中国医疗体系面临的挑战时,廖杰远认为,家庭医生、全科医生体系缺失、公益和市场的双轨纠结以及供应链效率、医保支付效率的严峻挑战正在阻碍民众对于高质量医疗资源的渴求,而基于“云+AI”的智能医疗时代将极大缓解这一局面。

  “云”化医疗服务流程 半年省出1800万个工作日

  2010年初,一个身边的就医案例令廖杰远印象深刻,一位1岁半的小朋友在医院里折腾了将近10个月,历经多次手术,然而最终发现是误诊,造成的时间、经济及身体损失已经无法挽回。最快的精准匹配患者需求,找到最精准的医院与专家、培养高质量的基层医院医生成为业界有识之士的共同目标,但是怎么做,却莫衷一是。

  “我们将服务器前置到医院,通过前置服务器实现医院内网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的安全连接,将医院的服务窗口云化,”在演讲中,廖杰远颇为自豪的表示,“尽管这一过程十分艰难,但当医院的服务窗口搬上了云之后,患者的手机窗口也就成了医院的服务窗口,挂号,排队,候诊,缴费,看报告、随访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极大提升医疗体系效率。”

  而随着微医19家互联网医院、12个专病远程会诊中心、100余家医联体的建设,不仅医院的服务窗口被”云”化,医生的诊室也正在逐渐“云”化,患者与优质医疗资源之间的物理距离进一步压缩。

  “乌镇互联网医院上半年日均接诊量达到7.2万人次,为大量慢病患者,急危重症会诊患者精准匹配到了他们最需要的优质医疗资源,最大限度优化医疗资源分配,患者无需出省即可享受到全国范围内的优质医疗资源,避免民众就诊时的迷茫与错误选择。”廖杰远说。

  在4月份的试运行中,以微医app及乌镇互联网医院平台为运营服务保障的华山医院远程会诊中心的专家通过“空中医院”及时避免了云南省一名患者在当地医院可能发生的不当诊疗,在避免了高达5万余元伽马刀手术费用的同时保住了患者所剩不多的视力,得到患者及当地医生的高度认可。

  而在微医的战略规划中,除医院服务窗口及诊室的“云“化之外,医保支付的“云”化,电子病历的“云”化,医联体的“云”化都在稳步推进,云平台可以承担医疗服务流程优化、医保在线支付、电子病历整合、在线远程会诊等诸多功能,实现数据、人、医疗资源的在线协同,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及运行成本的压缩。

  来自微医的数据显示,仅2017年上半年,微医已连接超过2400家医院,29万名医生,实名注册用户数量1.72亿,2017年上半年累计服务人次达到3.8亿,为全国老百姓节省的各种排队等待时间高达1800多万个工作日,其意义已不仅局限于医疗服务流程的优化,更是社会总体运行效率的提升。

  “微医集团正在承接黑龙江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平台,助力3800万人口电子病历的云化,一年之内将会完成全面验收,届时,只要患者授权,在全省的任何一个地方看病时医生都可以看到患者的全部病例数据,作为诊疗参考”,廖杰远透露,“而在已经实现全省医保在线支付的四川,患者只需要在家通过电脑登录四川微医互联网医院进行诊疗,诊疗后就可进行在线医保支付,未来,当整个医疗服务流程云化后,社会整体运行效率将进一步大大提升。”

  智能健康终端走进家庭

  与此同时,廖杰远也表示,在完成医疗服务供应端的建设与连接之后,微医的下一阶段目标将直指医疗健康服务的核心场景——家庭。

  此次智能医疗大会上,微医展示了一系列移动终端及智能手机,包括针对家庭、药店、医院的多种应用场景,通过任一终端,用户只需2秒钟就可以与家庭医生视频连线,实现包括在线问诊、开处方药、跟踪治疗、慢病管理、日常保健等等功能。

  在问诊流程及方式的变革背后,是微医庞大的个人病历、健康电子档案、家庭健康账户的建立,是医保支付在线支付的逐步实现。依托于日趋完善的庞大的服务体系,廖杰远表示,未来,期望简单的健康需求通过智能终端在家庭环境内完成,而非拥挤在医院。

  AI推动医疗服务链条实现化学反应

  从战略布局来看,微医所需要的已不仅仅是对医疗服务流程的优化,更希望借助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医疗服务链条发生“化学反应“,实现价值链条重构。

  “中国的家庭医生与全科医生极度稀缺,微医在联合医疗机构推动全科医生培养的同时,也正在建设基地、网点、终端相融合的家庭医生服务体系,并申请了健康险牌照,走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医生服务体系。”廖杰远表示。

  想要建设家庭医生服务体系,就不得不面对基层医疗资源短缺的现实,廖杰远认为,人工智能的逐渐成熟,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实现医疗资源的精准匹配,更重要的就是增加服务供给,能够极大加速基层优质医疗资源的培养,并以云计算、人工智能辅助部分人工服务,缓解医疗资源短缺,尤其是基层全科医师的匮乏。

  “如果中国的200万基层医师每个人都能够配备一个AI辅助,将可以真正实现基层医疗在短时间内的根本改变“,廖杰远说,“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专家智能的放大和快速复制,目前在部分领域人工智能已经显现出强大威力。”

  廖杰远言有所指。

  目前,依托微医云,微医建设的两棵AI大树——“睿医”及“华佗”均已开花结果,“睿医”主攻西医,“华佗”则主攻中医。

  “对于医学人工智能,病例数量对于深度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中国有世界最庞大的患者群体,有最庞大的病历库,依托强大的数据支持,中国的医学人工智能完全可以实现弯道超车,”谈及与浙大合作的睿医,廖杰远颇为自豪,“睿医对于肺小结节的召回率达到92%,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分类在大部分数据集特异性99%,1岁以下儿童骨龄测试准确率也已经达到99%,而在宫颈癌筛查领域也已经超过临床医师水准。”

  而对于诸多专家认为“不可能标准化”的中医,“华佗”也在尝试将人工智能引入其中,并且应用速度惊人,已经开出了160余万张处方。

  “中医诊疗的一项核心工作是传承,而通过AI,通过大数据,将中医大师的诊疗技术和经验标准化,辅之以对于经典典籍的深度学习,让AI理解大师们的智慧及用药经验,成为基层医生的助手和教练,智能医生开出的处方,医生可以直接确认并使用。”廖杰远说。

  微医方面透露,目前,该中医人工智能诊疗应用已接入超过400家中医馆,全面覆盖浙江省11个地级市,累计处方量超过160万张。目前,“华佗”的处方量增速持续攀升,10月单月处方量近9万张。

  “IBM有Watson,而我们的目标则是中国的Watson。”廖杰远说。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