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最初的医疗集团,抑或后来的医疗联盟,建立初衷都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问题。
与其说是看病贵、看病难,不如说是“大医院看病贵”、“看专家难”。而大医院与小医院之间患者分布的严重不平衡,更加剧了这种“贵”和“难”。媒体曾报道北京市朝阳医院全年的门急诊数量超过300万人次,平均每天门急诊数达到一万人次;与之相反,基层社区医院大多门可罗雀。
形成这种不均衡的原因很多,患者的就医习惯问题是其中之一。一些患者感冒发烧也去大医院看,或者小病也要挂专家号,这不仅造成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二级医院与社区医院看常见病、慢性病的职能定位,在实际操作中被架空。
医联体的产生正是为了解决这种区域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分布,让各级医院认清其医院定位,使患者通过分级转诊合理分流,医联体制度应运而生。
自2012年11月起,北京市陆续组建了三个区域医疗联合体,分别为北京朝阳医院医疗联盟、友谊医院医疗联合体、北京世纪坛医院医疗联合体。
在北京市医管局向39健康网提供的一份关于北京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的内部材料上,关于三家医联体初步运行情况这样总结道——
从患者方面,医疗服务共同体通过大医院医生在社区出诊、加强基层医生培训等方式让患者在社区医院享受到大医院的诊疗服务,方便患者就医;同时通过“下转”减少了患者长期住在大医院造成的费用负担。对医院而言,共同体模式缓解了大医院门诊与住院压力,有利于形成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
北京市医管局局长封国生告诉39健康网,医联体的建立“一方面使老百姓就医更加便捷,在家门口就能够看上病,避免到大医院排队拥挤、看病挂号难这种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各方面的医疗资源更好利用,即三级医院发挥诊疗疑难疾病、复杂疾病、重大疾病的功能,二级医院起到诊断常见病、多发病或者康复治疗的功能,社区能够为老百姓在家门口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卫生部医改办主任梁万年则在年初的医改专题发布会中明确表示,至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医联体模式应是让患者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