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葛均波:支架自主研发 正堪创新突破口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从2005年第一个中国自主研发的支架上市,至今已经经过了十年,随着材料科学的改进以及经验的积累,葛均波认为目前应该处于创新的突破口上,希望国家能够给国内的科学家们提供好的政策支持,使其能够创造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从而造福中国的广大患者。

  Open、Cooperation、Creative

  记者:今年大会所设主题的意义是什么?

  葛均波教授:OCC最开始是指Oriental Congress of Cardiology,即东方心脏病学大会,但在这个时代如何更好地诠释大会的理念呢,细细思量后我们定下今年的主题OCC是Open、Cooperation、Creative。创新是第八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一直以来所立足的根本,是努力的方向;我们目前首先强调的是合作,要保持和各个学科包括心内科和心外科的整体合作;但是更强调的是开放,要对整个国内开放,对整个行业开放,有了开放才可以合作,这就如同有了改革才会有动力,要保持改革,保持开放。

  东方新星奖  助推青年才俊成长

  记者:今年大会首次设立“东方新星奖”是出于什么考虑?

  葛均波教授:“东方新星奖”面向的是全国各医疗、科研单位及大学院校心血管专业的研究人员及临床医生,是为了激励心血管学界优秀青年才俊的创新热情,营造良好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氛围而设立的。如果一个学科发展的不好,不是因为同事不好,而是因为这个学科的领头人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不好。我们想通过这样的计划,在第八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会这个平台上,评出我们业内最优秀的人才,给这些优秀的年轻人提供一些机会,帮助他更健康的成长。

  完全可降解支架  提呈血管恢复新概念

  记者:您能否谈谈新一代冠脉介入支架领域的研究进展?

  葛均波:毫无疑问,过去30年里,介入这个学科的发展是整个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但是在介入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瓶颈,就是从球囊扩张到金属裸支架,一直到目前的药物洗脱支架,一直没能够脱离通过机械的手段来缓解冠状动脉狭窄所导致的心肌缺血。去年,美国有一例57岁的患者,在过去的十年当中做了28次的介入治疗,放了67个支架,其实并不是这个患者愿意置入这么多支架,也不是他的医生希望放置支架,而是因为发生支架再狭窄后进行了血管移植,但桥血管又发生闭塞,遂又在桥血管内置入了三个支架,但金属支架有一个不可避免的缺点就是置入后就再也拿不出来了。所以,在1998年时就有科学家想到,我们应该研制可降解的支架,等冠状动脉狭窄解决或者缓解了以后,也就是支架的任务完成后能够完全降解消失。因为当时尚无药物洗脱支架,金属裸支架材料的局部炎症反应会导致再狭窄,现在有了药物洗脱平台,再加上可降解的这个概念,2006年雅培研发了BVS聚乳酸药物支架,德国Biotronik研发了可吸收镁合金药物支架。我在2005年紧接着863计划完成以后就一直专注这方面的研究,至今已经有近十年。在获得国家FDA允许我们做人类研究的批准文件后,经过七八年的努力,我们研制出了一种完全可降解的支架,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纳入了30例患者,目前来看,随访的结果非常好,希望在将这个结果呈交给国家相关部门后,能够获准进行进一步的观察研究。这个支架会在三个月失去支持力,半年以后就开始降解,两年以后就完全降解消失,我们称之为血管恢复治疗,它恢复了血管的生理功能、内皮功能以及收缩功能,介入治疗的最高境界应该说就是没有支架。

  支架自主研发 正堪创新突破口

  记者:您怎么看待中国自主研发的现状和前景?

  葛均波教授:早期阶段,在支架方面,虽然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专利,有自己的技术创新,但大多是在国外原有支架的基础上加以引进、消化、吸收和改进,我们还没有一个产品具有完全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末,有几位科学家提出新一代的可降解的支架理念,这应该是一个全新的平台,希望在这种支架上市后,除了血管扭曲或钙化很严重的患者,可以在大部分的患者中代替目前的金属支架,恢复患者的血管功能。从2005年第一个中国自主研发的支架上市,至今已经经过了十年,随着材料科学的改进以及经验的积累,我认为我们目前应该是处于创新的突破口,希望国家能够给国内的科学家们提供好的政策支持,使我们能够创造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从而造福中国的广大患者。

  慢性病介入 器械研发待加强

  记者: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方面有何新进展?

  葛均波教授: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方面,国内有几位专家做的很好,已经进行了很多努力和创新,包括2005年我们最早开始的逆向导丝技术,经过之后的改进,现在更容易实施也更为成熟,这是我们自己独创的。毋庸置疑,国内一些做的比较好的专家在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技术掌握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们还应该建立特别的数据库,观察慢性闭塞病变开通的长期效果。但是中国目前缺乏针对慢性病变的一些特殊器械,像导丝、微导管和可以通过病变的球囊等,日本在器械这方面要领先很多,因此现在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应该鼓励器械企业研发导丝、球囊等特殊器械。

  胸痛中心 为早期干预争分夺秒

  记者:胸痛中心建立的背景是什么?需要哪些资质?

  葛均波教授:胸痛中心是1999年我回国时建立的胸痛患者抢救的绿色通道。我们知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早期的几个小时中每一分一秒都是至关重要,需要争分夺秒的。成立胸痛中心是希望心内科医生在转院以后尽量节省时间,尽快抢救患者。胸痛中心首先应该是多学科的合作,其次要排除非心源性的疼痛,因为不只是心脏病,也不只是心肌梗死会引发胸痛,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其他病变也会导致胸痛,我们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节省时间,为患者提供早期治疗和早期干预的机会,这也是胸痛中心建立的目的。

  资质方面,胸痛中心的工作原来的绿色通道也已经有在做,其成立的形式大于内容,胸痛中心更好地建立起心血管科和急诊科的合作,使沟通和协调机制更为完善,形成转院机制,使对患者的诊治更为及时。我们今年在两会时还呼吁,院前急救系统这一部分也非常重要,胸痛中心建立后也要加强院前急救工作。

  医患关系 请对医生多点理解

  记者:对目前的医患关系,您有何建议?

  葛均波教授:这是个难题。患者把生命交给医生,医生尽力尽心的为患者救治。医生理解患者的痛苦,希望患者和社会也要给医生更多的理解,因为首先医生不是神,疾病的诊治有很多环节,有些疾病至今还不能完全治愈,抢救过程也存在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并不是所有的抢救都能成功,我们希望医生尽心尽力、尽其所能时,患者、家属和社会也能理解医生,良好的医患关系会帮助我们走得更远。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