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南方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国际论坛于7月12日—14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该会议展示了消化疾病最新进展和近年出现的……[详细]
大肠癌,又称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结直肠癌年增长速度为8%,是世界平均水……[详细]
主办: 广东省医学会
承办: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
时间:2018.7.12-7.14
地点: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参会嘉宾(部分)大肠癌,又称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结直肠癌年增长速度为8%,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2015年新发病例数37.63万,2015年死亡病例19.10万!从数据上来看,大肠癌,是一项需要重点防控的重大疾病……[详细]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
1974-2014年间,美国一项历经40年的大肠癌筛查工作,使得美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下降40%!死亡率下降51%!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郑树团队在浙江开展的人群筛查试验,同样使筛查结肠癌和直肠癌死亡率较对照组下降7.7%和31.7%……[详细]
虽说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大肠癌人群筛查方面已做足功课,但其实依然存在不足。刘思德表示,如果将我国现有的医疗资源全部用于大肠癌筛查中去,也仅仅能覆盖风险人群(50-74岁)的1.98%,如果按美国40-79岁的风险分层,仅能覆盖风险人群的1.06%……[详细]
虽说目前关于大肠癌的筛查技术在不断取得进步,但是在大肠癌筛查过程中,其实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结肠镜检查不佳引起的间期癌漏检、结肠镜检查顺应性不足、FOBT不能有效预警大肠腺瘤、我国筛查普及率低下,覆盖人群有限等……[详细]
当你还不清楚一代益生菌的定义时,二代益生菌已悄然诞生,并用于肠道疾病的防治中,再不了解二代益生菌你就OUT了!在2018南方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国际论坛上,广东南方消化研究所所长智发朝指出,肠道微生态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肠道微生态失衡会引起肠道及某些肠外疾病,而脆弱拟杆菌有望成为肠道疾病防治的二代益生菌...[详细]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南方消化病研究所所长,广东省胃肠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何谓益生菌?智发朝解释说:“益生菌就是一种活的微生物,宿主服用一定剂量后能产生健康效益,与周边环境、生活、健康关系密切。”微生物与食品、保健品、农业、能源、环保、医疗都能扯上关系,在医疗中常被发酵制作成药品……[详细]
正常的菌群能铸造坚固的肠粘膜屏障,不但能抵御肠道潜在的致病菌,防治外籍菌的粘附定植,还能提高全身免疫力、合成维生素和分解进入体内的食物残渣。若是肠道微生物生态失衡,将给肠道带来灾难。来捣蛋的致病菌数量超过正常菌群时……[详细]
一代益生菌已在临床上应用,使用的时间已久,但来源于有限的种属,主要作为食品或膳食补充剂,并非作为药物开发所用。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体内微生物的神秘面纱逐渐揭开,最有希望的首个二代益生菌就是脆弱拟杆菌…… [详细]
金震东以目前国际上最新的介入性EUS指南为例,表示如今国际上超声内镜的发展已取得突飞猛进的效果,关于介入性EUS论文的发表状况,同样呈增长趋势,过去在超声内镜技术领域落后于世界的中国,如今亦已走向全球前列……[详细]
在微创医学、消化内镜大发展的背景下,ERCP(即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50年的历史发展全面而成熟,ERCP各项操作变得极为丰富,ERCP已成为胆胰疾病诊治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2018南方消化论坛上,李兆申教授讲述ERCP从诞生到发展50年间的风风雨雨,并勉励在座医者不忘初心继续探索前行……[详细]
ESD技术前景良好,ESD新技术让诊治变简单。在美国,ESD有着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随着ESD技术的成熟,ESD切除速度和R0切除率在逐年增高。另外,ESD和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生存期相当,虽说ESD用于术后残胃较一般胃操作更困难,手术时间更长,但使用ESD,医生均可获得安全、有效的临床结局…… [详细]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胃肠病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20%左右,也就是说两成的人会有肠胃疾病。随着我国胃肠疾病患者越来越多,针对各类胃肠疾病的治疗手段也丰富起来。近日,在2017年南方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国际论坛上,南京鼓楼医院副院长邹晓平教授就EUS引导胃肠吻合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详细]
大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率居第三位的恶性肿瘤。山野泰德教授指出,十多年以前,关于大肠癌的发生有两种说法,其一是从腺瘤发展为大肠,二是从大肠粘膜直接发生癌变。而在近期科学研究中,出现了从正常粘膜直接发生大肠癌。从病理分类来看,这类大肠癌属于锯齿状病变,其组织分类十分复杂……[详细]
据2018年美国癌症学会的一项数据统计显示,男性一生中罹患癌症的几率是39.7%,而女性则是37.6%,87%的癌症患者是50岁以上人群。如今,全球癌症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人们对癌症的认识也逐渐变得熟悉起来。在2018南方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国际论坛,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张学敏院士为我们讲述了肿瘤的发生与干预,他认为,巨噬细胞是癌症治疗的新希望……[详细]
专家简介:张学敏,肿瘤生物学家,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炎症与肿瘤发生的研究,揭示了炎症诱发肿瘤过程的系列关键分子事件,特别是在炎症所致细胞周期紊乱和肿瘤耐药的机制方面做出了原创性发现,为干预“炎症诱发肿瘤”的进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由于巴雷特食管已是目前公认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在食管腺癌中,有80%与巴雷特食管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巴雷特食管的筛查、诊治,是食管腺癌预防的关键,及时做好筛查工作,有助于食管癌的预防……[详细]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幽门螺杆菌与生活中多种肠胃疾病相关,如胃炎、消化道溃疡等。那么,目前幽门螺杆菌最新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哪些呢?它与胃癌有什么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该如何根治?……[详细]
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998年-2008年十年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居于全球第三位,死亡率居第五位。在南方消化论坛上,李景南教授呼吁,人们应重视结直肠癌的筛查,提高早期结直肠癌的内镜诊治水平……[详细]
如何诊断肠道纤维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因为影像学检查在诊断纤维化上有很强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故很多研究都是关于新型影像学技术定量评估纤维化的。陈旻湖列举了四类诊断肠道纤维化影像检查,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详细]
如果只是肠道溃疡并没有多器官的受累,或者仅伴有口腔溃疡,是白塞病还是克罗恩病呢?虽然这两种病变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和内镜学相同的形态特征及病变部位,但通过认真的内镜活检和仔细的病理组织学检查,也能提供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线索…… [详细]
当炎症性肠病合并机会性感染时,治疗上显得更为棘手。西京消化病医院吴开春教授指出,如果炎症性肠病机会感染处理得当,患者的疾病预后较好,医生对于炎症性肠病机会感染的识别、诊断和鉴别诊断显得极其重要……[详细]
白文元指出,如果处理得当,患者能较快地痊愈,并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患者带来更多、更严重的风险和高昂的医疗费用。因此,2018AGA指南关注的重点在于急性胰腺炎“初期”以及“初期的处理”…… [详细]
对付消化道出血除了运用内镜治疗技术外,医生还可以使用药物来治疗消化道出血,如止血粉、米索前列醇、大剂量经脉铁剂等。但值得强调的是,不同的应用技术具有不同的利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详细]
唐承薇教授表示,肝硬化的过程其实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以肝内胶原沉积和血管失稳态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炎症的过程。那些没有肝炎症状发生的,但因血管失稳态所导致的肝功能衰绝问题,尤其值得我们去关注……[详细]